|
详细内容
色域覆盖率 |
|
来源: 转摘 录入时间:2018/2/2 『返回』 |
色域覆盖率相关知识介绍
A、色域覆盖率含义
色域覆盖率:在CIE-xy色度图上用颜色标出的马蹄形色度三角形就是人眼能够看到的颜色区域,如果某个系统能够全部再现这个马蹄形区域中的颜色就可以说其色域覆盖率是100%。采用R、G、B三基色再现颜色时,R、G、B三个基色坐标组成的三角形区域就是这三种基色所确定的颜色再现区域,这个区域与马蹄形区域之比就是色域覆盖率。所以,色域覆盖率是某个R、G、B三个基色坐标组成的三角形区域面积与标准R、G、B三个基色坐标组成的三角形区域面积的比值。
B、色域覆盖率评判标准
在不同的领域,对标准R、G、B三个基色坐标的要求不相同,这就涉及到不同的色域评判标准。色域的标准一般有NTSC、ITU-R BT.709、sRGB、Adobe RGB、ITU-R BT.1361、xvYCC等,下面就通用的三个标准(sRGB、NTSC和Adobe RGB)进行简略介绍:
1)NTSC标准:1953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NTSC)基于CIE1931色度图制定的NTSC标准,此标准也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标准。
2)sRGB标准:199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关于数字影像的色域标准,此标准主要应用在数码图像采集设备上,在显示器上没有全面普及。
3)Adobe RGB标准:1998年Adobe公司提出的、拥有比sRGB更为宽广的色彩空间,一般用于印刷出版、图片处理等领域。 |
|
|